評 點
世界上沒" />
評 點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性格相同的人。雖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大體來說不外乎動靜兩種類型。好動的人大多感性,熱情,快人快語,活力四射,但也因此會過于沖動,一旦激情過去,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性格沉靜的人比較理性,喜歡思考,做事情之前會充分調查,周密計劃,細致入微,但有時候也會因為想得太多太透徹而畏首畏尾,因為不喜歡熱鬧而顯得孤傲,因為話少而顯得無趣甚至木訥。任何人都有動的一面,也都有靜的一面,但是,最好動靜合宜才合乎儒家的中庸生活。中庸的生活,就是指一種介于兩個極端之間的有條不紊的生活。這種中庸精神力求在動與靜之間找到一個均衡。
二十三
攻人之惡毋太嚴①,要思其堪受②;教人以善毋過高③,當使其可從。
注 釋
①攻:攻擊、指責。惡:指缺點、隱私。
②堪受:能否接受。
③毋:無、不。
譯 文
批評別人的缺點不要太嚴厲,要想想別人是否能夠接受;教人家做好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慮別人是否能夠做到,不要令其感到太為難。
評 點
批評教誨別人要講究方法,如果方法不當,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知道,人人都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因此,指出別人的問題時,就要注意說話的技巧??鬃诱f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辈环猎谔岢鲆庖娭?,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被提意見的人,你會做何感想,你要怎么樣才能接受,那么相信問題也許就會迎刃而解。另外,教誨或批評之前還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接受能力,能否理解并接受你的教誨。如果對方才智有限,你的批評或教誨就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