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點評]
蘇軾在兩則品評山水景物畫的題跋中說:“山水以清雄奇富、變態(tài)無窮為難。”(《跋蒲傳正燕公山水》)“煙云風雨,必曲盡其態(tài),合于天造,厭于人意,而形理兩存。”(《書竹石后》)這首描繪他在快哉亭上所見山水風光的詞作,充分顯示了他表現(xiàn)自然美的藝術追求。
詞的上片以“雨”為詞眼,從落日繡簾、青窗朱戶和亭下水天相連的綺麗景色,寫到記憶中平山堂上所見的江南煙雨、孤鴻滅沒、山色有無的空蒙畫面,表現(xiàn)出人在風光中的自得之趣,使人產(chǎn)生一種超然之感。下片以“風”為主線,先寫江面風平浪靜,宛若明鏡,碧峰倒影;再寫風起浪涌,白發(fā)船夫駕扁舟在風浪中出沒。篇中靜景與動景、實景與虛景、水墨與丹青反復轉(zhuǎn)換,筆墨縱橫開闔,起伏跌宕,詞境也如翻云覆雨,層波疊浪。最后五句,即景抒情,情中寓理,既袒露了自己的寬闊胸襟和浩然之氣,又揭示了人生哲理:人只要順應自然又善養(yǎng)浩然正氣,就能以泰然超然的態(tài)度對待各種境遇,而享有無窮的樂趣。于是,一個“清雄奇富,變態(tài)無窮”“合于天造,厭于人意,而形理兩存”的藝術意境,就營造出來了。這是情、景、理交融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