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二十八)
在真理嘴中所說的是真理,在虛偽嘴中就變成了謊言,話,一說出口可以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
(二十九)
許多東西實質是舊物,古已有之的,換了另一種語言、口氣來講,仿佛變成了新東西,當然,其中有的是在新的形式下的斗爭武器,但有的卻是陳舊的東西的改頭換面。借尸還魂,使傳統(tǒng)的東西獲得新的生命,固屬必要,但揭穿真相,挖除老根,也是必要的。明乎此,可掌握舊的標準了。
(三十)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對富人是仇視的,美德與財富成反比。對窮人是輕視的,他把窮人比作雄峰,他說有兩種雄峰,一種是有尾針的,另一種是沒有尾針的,
沒有尾針的雄峰為乞丐,有尾針的雄峰為犯罪。
(三十一)
古羅馬的一個經濟學者郭魯美拉(公元一世紀人物)說:“我們把土地交給壞的努力去耕種,簡直等于交給劊子手?!彼吡φ撟C小農經濟的穩(wěn)固性。(與現(xiàn)代小農經濟穩(wěn)固論不同)
(三十二)
奧古斯丁雖然承認奴隸制度是人的利益,而不是神的制度,但他并不主張廢除奴隸制度,而要求奴隸安于做奴隸,他說過:“教會的任務不在于解放奴隸,而在于使奴隸善良?!?br>(三十三)
假文件,一貫是用來排擠異己的手段,羅馬教會在五世紀時曾倡建過“二劍論”,說上帝把寶劍交給使徒彼得,一把是教劍,另一把是俗劍,二劍并不同樣重要,教劍是主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