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女師校長彭施..." />
桃源女師校長彭施滌,早年留學日本,同盟會會員,因反對日本政府《取締清國留學生規(guī)則》,憤然歸國,創(chuàng)辦中國公學。1917年,任國會議員,并隨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后來,進鄉(xiāng)出任女子師范校長?!拔逅摹边\動后,他四處考察,銳意革新,為辦學籌集資金,不惜典當衣服首飾。女師的愛國宣傳團就是他扶植起來的。湘西籍作家沈從文說:“彭施滌先生在桃源辦學多年,以頭腦開明而對學生有顯著影響。男女同校運動都出自這個學校,不久,即推廣全國?!?br>賀龍對彭施滌的革新精神和女師的愛國行動十分欽佩,不僅經(jīng)常予以物質(zhì)上的援助,而且,把自己的妻子、女兒送進了這所學校讀書。
陳伯陶,賀龍的同鄉(xiāng),其父陳南星,為湘西著名開明紳士。賀龍曾率部隊駐扎他家,與陳伯陶早已相識。陳伯陶早年在常德就讀,加入了同盟會,后赴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是中國留美學生會會長。巴黎和會期間,組織“愛國委員會”,要求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是一個接受過歐美文化的熏陶,頗有愛國思想的學者。他主持的省立第二師范一直被譽為“湘西政治搖籃”,培養(yǎng)出了不少政治家。共產(chǎn)黨里的林伯渠、滕代遠、粟裕等革命家都出自這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