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中官楊萬定監(jiān)滑州軍,彰遂募勇士善于水者,俾乘夜涉河,達表奏于萬定,請以所管賊一將兵馬及州縣歸順,萬定以聞。自祿山構逆,為賊守者,未有舉州向化,肅宗得彰表,大悅,賜書慰勞。時彰移鎮(zhèn)杏園渡,遂為思明所疑,思明乃遣所親薛岌統(tǒng)精卒圍杏園攻之。彰乃明示三軍,曉以逆順,眾心感附,咸悉力為用。與賊兵戰(zhàn),大破之,潰圍而出,遂以麾下將士數百人隨萬定入朝。
令狐彰的歸順之舉在當時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就是本傳所稱的“自祿山構逆,為賊守者,未有舉州向化”。而令狐彰就是“舉州向化”的第一人。其二,據《資治通鑒》等相關記載判斷,令狐彰的歸朝很可能是在唐軍邙山之敗后,或至少是叛軍方面并不占劣勢的時候[24],這樣一來,他的歸順對于唐廷就有雪中送炭的意味。因此肅宗對于令狐彰也特予厚賞,并詔拜其為滑州刺史、滑亳魏博等六州節(jié)度,令鎮(zhèn)滑州,委平殘寇。不過對于僅攜麾下將士數百人入朝的令狐彰來說,“委平殘寇”顯然是一個過高的要求。令狐彰此后應當是從元帥諸軍參與了對叛軍的討伐,但其在此中所擔負的任務應該相當有限,因為史料并未就其討叛之事留下任何記載。而令狐彰的滑亳魏博等六州節(jié)度在當時也顯然只是個虛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