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斯通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活躍于世界影壇的杰出人物。在這個復雜的圈子里,他曾做過各種嘗試:制片人、編劇、攝影、導演,甚至是演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仍舊是他在導演方面展露出的獨特才華。從1986年被譽為“越戰(zhàn)三部曲”之一的《野戰(zhàn)排》開始,到1995年的影片《尼克松》為止,斯通拍攝了多部反映政治題材的作品,使得人們將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他在處理戰(zhàn)爭、混亂與陰謀的特殊技巧上;但斯通本人卻并不完全贊同這一點。在他看來,他更像是一個戲劇藝術家,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刻劃著各種掙扎于困境中的不同人生。 1946年9月15日,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少年時期,他就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的他,像多數電影人一樣,受到了來自布努埃爾和戈達爾的影響與感染。青年時期的斯通,曾在耶魯大學就讀一年,而后他輟學搬到了越南居住,并在那里教了一年的英文。后來,他又去過墨西哥,有過一次很不愉快的經歷。1967年,斯通像那個年代的許多青年人一樣應征入伍,在越戰(zhàn)中獲得了榮譽與洗禮。 戰(zhàn)爭結束以后,斯通進入了紐約州立大學,跟隨馬丁·斯科西斯學習電影創(chuàng)作。作為一名學生,他在1970年的影片“Street Scenes 1970”中擔當攝影師一職,邁出了走向電影圈的第一步。四年后,在“Seizure”里,他又出任了編劇和剪輯。這些難得的經驗,都為斯通的發(fā)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1978年,他憑借《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一片,贏得了畢生的第一個獎項“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1981年,斯通的導演處女作《手》“The Hand”問世;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又先后創(chuàng)作了三部影片的劇本。1986年可以算是斯通實現夢想的一年。隨著《野戰(zhàn)排》一片的上映,斯通的名字被世界影壇所熟知,他終于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承認。不可否認地,《野戰(zhàn)排》確實給斯通帶來了輝煌,它不僅是當年全美票房的第三名,而且因為片中觸及戰(zhàn)爭問題的新鮮視角,它也使斯通成了政治題材創(chuàng)作的佼佼者。 繼《薩爾瓦多》(1986)、《華爾街》(1987)、《脫口秀》(1988)之后,斯通于1989年完成了“越戰(zhàn)三部曲”的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雖然像第一部《野戰(zhàn)排》一樣仍然受到好評,但是此時,他在戰(zhàn)爭歷史特定方面的表達傾向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與批評。 在第三部曲之前,斯通做了風格截然不同的嘗試,導演了兩部影片《大門》“The Doors” 和《刺殺肯尼迪》“JFK”,反響只是平平而已。1993年,三部曲的終結篇《天與地》上映,盡管這一次斯通從一個越南婦女的眼中重新詮釋了這場戰(zhàn)爭,但卻沒能重新贏得票房與稱贊,觀眾開始對越戰(zhàn)喪失了興趣。1994年,斯通發(fā)行了他最受爭議的電影《天生殺人狂》。這部意在嘲諷現代媒體如何變相地贊頌暴力、大眾如何在不知覺中將殺人罪犯英雄化的影片因為對暴力的露骨刻畫遭到了許多人的抨擊。 1995年,斯通試圖通過影片《尼克松》“Nixon” 恢復從前的成績,但沒有成功。此后,他沉寂了兩年。直到1997年,他以《不準掉頭》“U-Turn”一片重返影壇,除了票房上的小小回報以外,斯通沒有獲得更多的東西。1999年,斯通重執(zhí)導筒,推出了由阿爾·帕西諾和卡梅隆·迪亞茲主演的最新作品《挑戰(zhàn)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影片因其緊湊的結構、細致的刻畫和深入幕后剖析商業(yè)體育的視角,在美國獲得了相當的好評。同年,斯通因為酒后駕駛及攜帶大麻被逮捕,為他精彩的人生又添上了戲劇性的一筆。 進入21世紀以來,斯通先后導演了《指揮官》、《亞歷山大大帝》、《尋找卡斯楚》、《世貿中心》等片,都并不算很成功。而2008年他的新作是《布什》,把“矛頭”對準了現任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和他的家族,大膽的題材十分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