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博格1964年3月11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的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家廣告公司的主管;他的媽媽曾在醫(yī)院的神經(jīng)治療部工作,后來手下掌管著幾個個基金會。博格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進耶魯或者是哈佛學習法律。但是中學里的博格不學無術、終日酗酒,同時他對戲劇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在獲得明尼蘇達的馬卡萊斯特學院的戲劇學位之后,博格來到洛杉磯,找到了一份表演助理的工作。雖然他很難有機會出現(xiàn)在電影里,但是他仍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彼得·博格是典型的好萊塢打拼多棲型影人,從片場小工、龍?zhí)籽輪T到配角、主演、導演、編劇,從下到上他幾乎樣樣做過。作為一個小有成就的演員、編劇和導演,彼得·博格在戲劇、電影和電視劇這三者間游走地游刃有余。對于好萊塢來說,彼得·博格就像電影流水生產(chǎn)線上的中堅一兵,他專業(yè)的擰好這個屬于他的螺絲同時,也思量著怎么擰出自己的招式和味道。?
最早他在好萊塢打工時,常出演一些動作片,而且經(jīng)常是一些挨打的角色,在出演《警察帝國》以后,一些制片開始找他出演一些配角,他才開始慢慢的進入好萊塢主流范圍,尤其是2004年的《借刀殺人》和《勝利之光》的成功出演,又為他增加了資本。?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彼得·博格經(jīng)常在一些低預算、小成本的電影里出演一些挨打受氣的小角色。1990年代,是博格事業(yè)的上升期。他在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里扮演主角。《偷腥家族》、《來世碰今生》、《戰(zhàn)火赤子心》、《最后的誘惑》和《警察帝國》都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演而優(yōu)則導,這似乎成為了那些對藝術有著偏執(zhí)情感的演員的一條定律。彼得·博格在做了十幾年的演員之后,終于想拿起導筒了。在他出演的Chicago Hope大受好評之后,彼得·博格也愈發(fā)不滿足于僅僅只做一個小演員——他的目標是劇作者和導演。1998,他指導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壞東西》,該片由日后大紅大紫的卡梅隆·迪亞茨 和《鋼鐵俠》制片人喬恩·費儒 主演,不幸的是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雙雙折戟。?
雖然出師不利,可是博格身卻未死。他在2004年推出的電影《周末午夜光明》贏得了評論家的一致贊譽。雖然這部電影在藝術上并沒有太過杰出的表現(xiàn),但是仍為他贏得了一堆獎項和提名。2006年,博格把這部電影翻拍成了NBC的劇集,雖然它沒有在電視銀幕上占到太多的便宜,可是在網(wǎng)絡上卻被一些博格的粉絲和評論家追捧和稱贊。?
彼得·博格繼與邁克爾·曼合作《改朝換代》之后,重掌攝影機,執(zhí)導《全民超人漢考克》。?
獲獎情況
2007年 艾美獎 Outstanding Directing for a Drama Series(提名) 勝利之光 (2006)
2007年 美國編劇工會(WGA Award (Screen)) New Series(提名) 勝利之光 (2006)
2005年 USC Scripter Award USC Scripter Award(提名) 勝利之光 (2004)